一個口腔健康的成人,除了智齒以外至少會有二十八顆牙齒,當乳牙替換成恆牙之後就不會再生,換句話說恆齒是我們最後一副自然牙,因此如果沒有適當的保護牙齒,當牙齒就發生蛀牙、牙周病等疾病或因外力而受傷就會造成缺牙。根據研究數據顯示,台灣約有四成的人口在年齡六十五歲後有缺牙的困擾,這也意味著缺牙是民眾普遍會遇到的問題,且年紀愈大缺牙的問題愈多。
缺牙的原因
缺牙的詳細原因眾多,主要分為疾病和外力導致。像是嚴重的蛀牙須以拔牙的方式治療、長期牙周病導致牙齦萎縮,牙根鬆動使牙齒脫落;而外力撞擊導致牙齒受損斷裂等,上述狀況都可造成缺牙。除了外力是不可控之因素外,想要預防缺牙問題,最重要的仍然是保持良好的潔牙習慣。
缺牙一定要植牙嗎?
其實不一定,人工植牙只是治療缺牙的方式之一而已,缺牙常見的治療方式還包含牙橋、活動假牙等等。以往常見的牙橋是以缺牙處左右鄰牙做為支撐,醫師製作三顆相連的固定式牙橋套住,以此解決缺牙的問題,最大的缺點是須修磨左右鄰牙。人工植牙是目前多數大眾選擇彌補缺牙的方式,缺一顆植一顆,密合度高咬合力強,無論是功能還是外觀使用上都如同真牙,缺點是費用較高療程較久。若患者不想植牙,且本身的牙齒狀況也無法使用牙橋時,活動假牙也是另外一種選擇,活動假牙的特色是療程簡單費用低,但相對的咬合力與密合度也較差。
缺牙不補有關係嗎?
先撇開外觀不談,許多患者認為缺一兩顆牙齒沒有關係,只要咀嚼能力常正,還能吃東西就好了。這是嚴重的錯誤觀念,若長期缺牙不補可能會導致牙齒位移,改變原本牙齒的咬合關係,當牙齒咀嚼食物受力時,正常健康的牙齒遭受推擠會漸漸往缺牙處傾斜,原本整齊排列的牙齒,很可能會因此而變得歪斜;另外,缺牙位置的齒槽骨也會因為沒有牙根,造成骨質會慢慢流失及牙齦萎縮。簡單來說缺牙不補除了可能影響美觀、臉型、發音、飲食之外,齒槽骨流失、鄰牙傾倒位移、對咬牙變長等口腔內不健康的狀況都可能會一一來報到。
綜上所述,缺牙不補的結果會讓口腔兵敗如山倒,患者千萬不能小看缺牙的問題,清水亞緻牙醫就有許多患者是因一兩顆的缺牙,導致最後必須進行全口重建,除了填補缺牙之外還須重新調整牙齒的位置與咬合。缺牙除了影響口腔的健康與外觀之外,久而久之還會影響生理機能,缺牙很難咀嚼食物、品嚐美食,身體漸漸的會缺乏所需的營養,所以發生任何的缺牙問題,就必須在問題還可控的時候,儘速就醫治療,避免發生無法挽回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