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齒號稱最令人害怕的小手術第二名,而在聽到自己要拔智齒時更是充滿不安與疑問,畢竟從親朋好友口中聽到拔智齒的經驗都不是太愉快,甚至還需要把牙齦切開後才能拔除,講到這邊許多人就會有些疑問,我的智齒不會腫痛,也沒有影響到我吃東西,這樣我還需要拔掉嗎?這邊就來告訴各位,智齒在甚麼情況下需要拔除,若不拔的話又會有甚麼影響。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智齒是甚麼,智齒為萌發在口腔的最末端,也就是最靠近喉嚨位置的牙齒,又稱第三大臼齒,上下顎左右兩邊共計四顆,一般在生理及心理發育成熟的16至25歲間長出,象徵著智慧到來,因此被稱為智齒,那麼哪些狀況的智齒是需要拔除的呢?
智齒需拔除的第一個情況是常發生也很常見的蛀牙,因其位於難以清潔的深處,在長期食物殘渣卡在縫隙的狀況下細菌不斷滋長,自然容易產生蛀牙,已經蛀牙的智齒要儘快拔除,避免情況繼續惡化;第二是智齒角度不正,若智齒沒有按正常方向生長,容易擠壓到鄰牙,例如橫躺著發展的水平智齒,這會使得鄰牙產生蛀牙或牙齦發炎腫痛,因此也需要拔除;最後是不具咬合功能的智齒,若智齒因各自生長狀況不同沒有成對出現,此時牙齒變沒有咀嚼及磨碎食物的能力,可能會咬破另一側的牙床或牙齦,導致受傷流血,這種狀況下也應該拔除;除了前述狀況之外,任何會影響口腔健康狀況的智齒都應該要儘早處理,但若您的智齒長勢正確不影響鄰牙,且能時時注意清潔,那麼就不一定把他們拔除喔。
如果智齒不盡快處理的話會有甚麼後果呢?無論是包藏在牙肉內的智齒,或是生長方向不正確的智齒,都會造成發炎疼痛,若智齒影響到鄰牙,更會拖累到其他健康的牙齒,長久下來造成鄰牙蛀牙不說,還可能演變成牙周病,到時候要處理的可就不只是單顆智齒這麼簡單了。當然拔除智齒也有難易之分,若難度較高的智齒可以尋求口腔外科專科醫師的協助,口腔外科醫師較一般牙醫學士多了口腔外科住院醫師及口腔外科專科受訓的背景,除了具備一般牙科治療能力外,也讓其在患者患有其他系統性疾病時更能掌握用藥時機及控制風險,並對術中各種突發狀況能夠作出適當的應變,由於拔除智齒屬於小型手術,因此選擇有口腔外科背景的醫師施作會更有保障。
看了以上介紹,是不是明白智齒不拔會造成的影響了呢?如同其他口腔疾病的治療,選擇診所也是相當重要的,畢竟複雜性質的智齒處理起來並不容易,清水亞緻牙醫擁有完整的設備及舒適的環境,房業妮醫師更是受過台中榮總口腔外科專科訓練,無論是一般智齒或是複雜智齒都難不倒她,若您還在為自己藏在深處的第三大臼齒感到困擾,歡迎來本院預約諮詢喔。